財富管理網
  • 首頁
  • 專欄
    • 王志鈞專欄
    • 致富心法
    • 親子理財
    • 退休規劃
  • 關於 BeWealthy
    • 財富管理網是什麼?
    • 文章使用授權
    • 連絡我們

專欄文章

戒掉任性,小孩才能學會理財!/ 王志鈞

7/14/2019

0 評論

 
圖片
曾經參觀朋友的家,訝異地發現朋友家有間玩具房,一整面牆由下而上堆滿了十幾個收納箱,裡頭滿滿都是玩具。

如果拿我小時候只有一小紙箱的玩具相比,朋友家一對寶貝兒女大概各自都可以玩上我十輩子的玩具,擁有比我十倍幸福的童年。

問朋友為何要買這麼多玩具?她說:「我老公看到好玩、有趣的就想買,阻止不了!」所以,到底是誰想玩玩具呢?看來似乎是大人。

又有一次聽廣播,有個媽媽分享自己帶小孩去東京迪士尼玩的故事。她說:「小孩的童年只有一次,我存再多錢也買不到親子共遊的幸福回憶,值得!」

​認真再聽下去,這個媽媽的小孩才一歲半,剛會走路,許多人都說三歲以前的小孩帶到哪玩都一樣,但她卻帶點任性的口吻說:「抱歉,我要留下的,是我個人~的幸福回憶!」

理財從控制生活下手 別把責任推給專家

這真是現代好爸媽的兩個案例,一個捨得花錢讓小孩擁有最好的玩具,另一個願意花時間共創歡樂的親子時光。但這樣的教養模式真的對小孩最好嗎?

我不是教養專家,只能從理財觀點來分享我的觀察。我們都說,理財的重點是要學會日常生活的收支平衡,因此,開源、節流與學會控制生活預算是三大要素。

如果不要把複雜的「投資」行為放進來,「理財」就是管理金錢,目標是要達到生活收支平衡而已。很簡單,對吧?應該不需要花錢再去學深奧的金融學問吧?

但每年到寒暑假時,非常多的金融機構都會開設小小理財夏令營,打出類似巴菲特兒童理財、讓小孩從小贏在理財等誘人口號,吸引家長帶孩子們來學理財。

如果理財只是管理金錢,誰最有資格讓小孩學會這一件事情?

當然是父母!但為何許多父母還要花錢送小孩去學理財呢?第一,父母可能自己教不好;第二,父母期待小孩超越自己,變成未來的巴菲特。

關於第二點,許多父母可能誤把「投資」當「理財」,所以渴望透過財經專業人士把小孩變身投資達人。但這一點可能是想錯了,而許多金融機構正是希望更多人搞混,這樣才能多理財、多買金融與投資商品讓銀行自身賺大錢。


​需要、想要分清楚 大人以身作則 小孩無師也自通

回到第一點來說,為何許多現代父母教出來的小孩都變成生活毫無節制的「月光族」呢?我覺得關鍵就在於「任性」這兩個字!

「任性」與「自我中心」其實是一體兩面,當我們看到小孩躺在地上哭鬧著說:「我要!我要!我就是要!」大人會覺得小孩任性,但「我要」兩字說明小孩發育不完全,尚未透過教養從大人身上學會「節制」的行為習慣。

「節制」很抽象,但落實在行為模式上卻很具體。

理財教育上說,需要(Need)與想要(Want)要先分清楚,需要的要花,想要的卻必須進行理性抉擇。

幫小孩買玩具是需要?還是想要?我想,具有益智性、啟發性、能激發觸覺、視覺與想像的玩具是需要的;但過多色彩繽紛、造型多變的玩具,卻是想要---而且是滿足大人的想要。

親子共遊是需要?還是想要?我想,帶孩子溜滑梯、玩翹翹板,甚至在草地上玩大老鷹、躲貓貓等遊戲都是需要的;但帶兩歲以下幼童到迪士尼樂園去玩躲貓貓,這樣的父母會不會給小孩太多沒必要的想要呢?

再重複一次,理財其實是很簡單的---開源、節流與學會控制生活預算。但現代父母為何都教不好?因為父母生活都沒有節制了,還活在任性的自我世界中,這樣怎麼教會小孩戒掉慾望,學會控制沒必要的支出呢?

文/王志鈞
​
王老師財富管理學院創辦人,致力深耕人本理財教育,在台灣推動非金融商品導向的家庭理財教育超過十年,關心生命教育、公益活動與提升年輕人的職場競爭力,著有《股票這樣買才會賺》《買進最強股每年大賺200%》《管好你的錢:一生受用的理財計畫》等21本書。
0 評論



發表回覆。

    搜尋

    封存檔

    十二月 2020
    九月 2020
    七月 2020
    六月 2020
    四月 2020
    三月 2020
    二月 2020
    十二月 2019
    十一月 2019
    十月 2019
    九月 2019
    八月 2019
    七月 2019
    六月 2019

    類別

    全部
    專欄(王志鈞)
    致富心法
    親子理財
    退休規劃

    RSS 訂閱

© 2019-2021 財富管理網 www.bewealthy.tw.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00) 台北市中正區忠孝西路一段7號6樓之一
​

著作權聲明:版權所有,未經作者同意請勿轉載,若希望取得本站授權刊登文章,請參閱授權說明。
Creative Commons使用的相片來自 FolsomNatural, popopokokoko, visviva, davidstewartgets, kenming Wang
  • 首頁
  • 專欄
    • 王志鈞專欄
    • 致富心法
    • 親子理財
    • 退休規劃
  • 關於 BeWealthy
    • 財富管理網是什麼?
    • 文章使用授權
    • 連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