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管理網
  • 首頁
  • 專欄
    • 王志鈞專欄
    • 致富心法
    • 親子理財
    • 退休規劃
  • 關於 BeWealthy
    • 財富管理網是什麼?
    • 文章使用授權
    • 連絡我們

專欄文章

什麼叫有用的人? / 王志鈞

6/28/2023

0 評論

 
圖片
​你希望孩子成為「有用」的人嗎?你期待中的「有用」是什麼樣子?
 
在親子關係之中,孩子往往是在父母的期望值中長大,這些期望值多數時候並非顯性,而是隱而未見。
所謂顯性,是指期待孩子將來可以考上頂大、可以留學海外、可以在公教機關服務、可以在千大企業領取高薪,或者披上白袍、律師袍,成為高薪的專業工作者。
 
這些顯性的期待,無非希望孩子出人頭地。但何謂出人頭地?這個看不見的、衡量人一生成就的標準,卻往往隱而未見。也就是說,多數人根本說不出什麼叫功成名就,只能用較高的薪資、響亮的職稱來說明出人頭地。
 
更簡單來說,就是一個人是否具有創造和享受社會上較多的財富分配力,來衡量人生有用、無用。這往往就是主流社會隱而未見的價值觀,也是許多父母用來衡量孩子是否成材、成器的標準。
 
但這樣的人生考核標準,真的對孩子有用嗎?
 
日前和一朋友討論什麼叫有用的人?因為他年過四十卻自覺一事無成,工作、生活皆不屬人生勝利組,自我存在感低之外,也因薪資不符自我期待而深嘆人生無用。
 
在我身邊,類似這樣出社會十年、二十年後,萌生魯蛇感嘆的朋友不少。但深究為什麼他們深感人生不如意之因?其實答案也很簡單。如果我們不自覺就以財富的隱形標準來衡量人生成敗,則這社會財富中位數以下者,肯定都是魯蛇;以上者,肯定都是贏家。
 
這就是用數字一刀切開人生成敗這種隱形價值觀的最大問題---人窮就是無用,有錢就是有用!
 
我不知道你在親子教養中,是否犯了這種錯誤?也就是用物質性的金錢來衡量、期待孩子將來的成就,而不是以道德、品格、文化內涵、人生意義、成就感與幸福感來期望孩子將來的人生美好。
 
我記得《莊子》<人間世>裡有描寫過一個故事:有個木匠和徒弟到齊國,路上看到土地公廟旁有一棵千年櫟樹,徒弟不解此樹甚大,為何無人砍伐?
 
木匠說,「是散木也,以為舟則沈,以為棺槨則速腐,以為器則速毀,以為門戶則液樠,以為柱則蠹。是不材之木也,無所可用。」
 
結果夜晚,這棵大樹託夢給木匠抗議說:「我求無所可用已經很久了,有幾次差點就被人砍斷,但正是因為無用,才得以長得這麼大,成為人人瞻仰的神樹。」
 
莊子寫完這個故事後,最後自己很興奮地下結論說:「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
 
從古至今,這社會所謂「有用」往往還是從實用、功利的觀點在看事情,但質幹鬆散、難以成材的大樹,樹蔭卻可讓人乘涼、建廟,這「無用」難道真的無用嗎?
 
最起碼,一棵樹可以碳匯多少二氧化碳?而一輛有用的機車竟能排出不少傷害環境的廢棄物?我們到底該如何衡量有用、無用的分界線呢?
 
莊子的寓言故事告訴我們,人生的有用、無用,是難有具體標準的。父母親覺得「有用」的人生成就,未必是孩子們喜歡的生活方式;孩子們覺得饒富意義的人生,卻未必能獲得父母一枚「有用」的認同戳章。

也許,在親子理財教育上,我們應該學習的不是讓孩子擁有創造金錢財富的能力,而是擁有創造幸福生活的能力(包括金錢或理財能力)──因為一個人只要幸福又不缺錢,有用、無用,其實都是有用。

文/王志鈞

​王老師財富管理學院創辦人,致力深耕人本理財教育,在台灣推動非金融商品導向的家庭理財教育超過十年,關心生命教育、公益活動與提升年輕人的職場競爭力,著有《股票這樣買才會賺》《買進最強股每年大賺200%》《管好你的錢:一生受用的理財計畫》等21本書。
0 評論



發表回覆。

    搜尋

    封存檔

    六月 2023
    五月 2023
    八月 2021
    七月 2021
    三月 2021
    二月 2021
    十二月 2020
    九月 2020
    七月 2020
    六月 2020
    四月 2020
    三月 2020
    二月 2020
    十二月 2019
    十一月 2019
    十月 2019
    九月 2019
    八月 2019
    七月 2019
    六月 2019

    類別

    全部
    專欄(王志鈞)
    致富心法
    親子理財
    退休規劃

    RSS 訂閱

© 2019-2023 財富管理網 www.bewealthy.tw.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00) 台北市中正區忠孝西路一段7號6樓之一
​

著作權聲明:版權所有,未經作者同意請勿轉載,若希望取得本站授權刊登文章,請參閱授權說明。
Creative Commons使用的相片來自 FolsomNatural, popopokokoko, visviva, cwhimage.com, davidstewartgets, kenming Wang, cheeseslave, Ivan Radic, verchmarco, Jonathan Kos-Read, TerryChen - Blooming Beauty 綻放美麗的力量, yanyiyi, bygdb - Gianni Del Bufalo (CC BY), RedGlow82, verchmarco, www.ilkkajukarainen.fi, 曾成訓, Elvert Barnes, Tambako the Jaguar, ldifranza, krossbow, 曾成訓, tribbles1971, symphony of love, daveynin, 葉俍宏
  • 首頁
  • 專欄
    • 王志鈞專欄
    • 致富心法
    • 親子理財
    • 退休規劃
  • 關於 BeWealthy
    • 財富管理網是什麼?
    • 文章使用授權
    • 連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