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管理網
  • 首頁
  • 專欄
    • 王志鈞專欄
    • 致富心法
    • 親子理財
    • 退休規劃
  • 關於 BeWealthy
    • 財富管理網是什麼?
    • 文章使用授權
    • 連絡我們

專欄文章

當個負責任的老人 / 王志鈞

6/2/2020

1 評論

 
​「這個冬天,我會上楢山。」
 
「再過25年…,換我兒子背我上山了。」
 
這是電影《楢山節考》的一段母子對話。電影從一個虛構的故事開始:傳說日本信州深山裡的一個貧困小村,有著傳承已久的棄老傳統,年屆70的老人將被家人帶至楢山,自生自滅,以節省家庭負擔。
 
電影從一位69歲的母親阿玲婆開始,不斷叮囑長子辰平,不要像他父親那樣不敢背母親上山而惹人嘲笑。阿玲婆故意敲掉自己結實的門牙,只為了讓孫子可以多吃一口飯、兒子願意狠下心來將母親棄養。
​面對資源有限的艱困環境,高齡化老人似乎是社會不可承受的負擔。包括在古代印度,都有耆老必須托缽雲遊山林、自生自滅,以避免成為下一代負擔的傳統。
 
《楢山節考》是1983年的電影,當時日本經濟仍在泡沫榮景中,戰後嬰兒潮的人口也讓整個社會感受不到高齡化即將來襲。不過,因此片而榮獲坎城金棕櫚獎的導演今村昌平,似乎提早敏銳觀察到日本此後40餘年的社會脈動---下流老人,竟成當今日本社會集體擔憂的現象。
 
把老人丟到楢山自生自滅的悲劇,不會在21世紀上演嗎?
 
今年,全球甫歷經一場驚心動魄的新冠肺炎疫情,歐洲高齡化老人竟成為猶如《楢山節考》般的悲劇。義大利疫情嚴重的地方,80歲、90歲老人一一孤獨地老死於家中。基於防疫考量,老人的遺體被裝入屍袋中,草草火葬,不但連像樣的喪禮皆無,家人甚至連最後一面都見不著。
 
即使是疫情受創較輕的台灣,經濟一樣受到疫情衝擊。許多老人爭相跑去公所前面排隊,只為了領取區區1萬元的紓困金。亂象背後,搭配台灣實施已久的老人供餐,社會底層無數孤獨老人的楢山生活,早已隱隱埋藏,只是乏人關注。
 
由於人類首次面臨生化危機,未來疫情會如何發展,跟經濟大環境一樣,全都充滿未知。但已知的是,每個疫情倖存者的生命都會繼續走下去,並跨過70歲、80歲,甚至90歲。
 
我們自己該如何避免楢山棄養悲劇發生在自己身上呢?我覺得,保險應該是最安全的抗長壽風險工具。
 
選擇設計簡單、年金給付穩定,但保費可能不便宜的年金保險方案,恐怕是人們不得不的選擇。
 
所謂簡單,是因為年金保險的種類相當多,從早期退休後固定給付的險種,到利變型年金險、投資型年金險與類全權委託型保單等,種類繁多。但不管是哪一種,都必須確認自己年紀到了特定時間後,不管活多久,都該有足額的最低生活保障,才能避免活不下去的危機。
 
所謂年金給付穩定,是指盡量不要去碰日後年金給付必須仰賴繳費期間之投資績效者,這種俗稱投資型保單,或變額年金險者,因為老後所能領取的年金必須視投資績效而定,就會讓人生晚年的給付充滿相當多不確定性。
 
總的來說,年金險因為不便宜,但又是高齡化社會不得不規劃的一種風險保障,對不少中產階級來說,這就勢必會排擠長照險、醫療險的支出。
 
這時候該怎麼辦呢?
 
做一個多運動的人吧,中年時就要開始透過自我健康維護,降低無錢繳交終身醫療險、長照險的風險,才是一個負責任的退休規劃態度。如果不想讓自己成為楢山上等死的孤獨老人,奉勸諸君,趁年輕時就多運動、多接近大自然與維持良好的親友社交關係,才能維護好晚年的健康生活吧!

文/王志鈞
​
王老師財富管理學院創辦人,致力深耕人本理財教育,在台灣推動非金融商品導向的家庭理財教育超過十年,關心生命教育、公益活動與提升年輕人的職場競爭力,著有《股票這樣買才會賺》《買進最強股每年大賺200%》《管好你的錢:一生受用的理財計畫》等21本書。
1 評論
新粉絲
12/2/2020 05:35:39 am

拜讀老師文。前段皺眉。最後讀到「多運動」我笑了!好!

回覆



發表回覆。

    搜尋

    封存檔

    六月 2023
    五月 2023
    八月 2021
    七月 2021
    三月 2021
    二月 2021
    十二月 2020
    九月 2020
    七月 2020
    六月 2020
    四月 2020
    三月 2020
    二月 2020
    十二月 2019
    十一月 2019
    十月 2019
    九月 2019
    八月 2019
    七月 2019
    六月 2019

    類別

    全部
    專欄(王志鈞)
    致富心法
    親子理財
    退休規劃

    RSS 訂閱

© 2019-2023 財富管理網 www.bewealthy.tw.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00) 台北市中正區忠孝西路一段7號6樓之一
​

著作權聲明:版權所有,未經作者同意請勿轉載,若希望取得本站授權刊登文章,請參閱授權說明。
Creative Commons使用的相片來自 FolsomNatural, popopokokoko, visviva, cwhimage.com, davidstewartgets, kenming Wang, cheeseslave, Ivan Radic, verchmarco, Jonathan Kos-Read, TerryChen - Blooming Beauty 綻放美麗的力量, yanyiyi, bygdb - Gianni Del Bufalo (CC BY), RedGlow82, verchmarco, www.ilkkajukarainen.fi, 曾成訓, Elvert Barnes, Tambako the Jaguar, ldifranza, krossbow, 曾成訓, tribbles1971, symphony of love, daveynin, 葉俍宏
  • 首頁
  • 專欄
    • 王志鈞專欄
    • 致富心法
    • 親子理財
    • 退休規劃
  • 關於 BeWealthy
    • 財富管理網是什麼?
    • 文章使用授權
    • 連絡我們